①頻繁使用工具查詢收錄和反鏈
使用站長/愛站工具每天查詢收錄反鏈很正常,一天三四次、五六次都很正常,但是您每天查詢十幾次,似乎就說不過去了吧?更有甚者,使用各種的工具,各種的反復查,這應該是走火入魔最明顯的情況了。
收錄好=排名好=流量好?都不是!有的人,逢關鍵詞必加鏈接,必加粗,首頁沒有這個關鍵詞,會想盡一切辦法加進去,寫一篇軟文,非要強制加關鍵詞,這樣是增加了關鍵詞的曝光率,但是您的用戶體驗怎么辦?瀏覽者來到你的網站,老是看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,他能喜歡嗎?
網站中使用H標簽,非常有用,因為這可以突出自己的關鍵詞,引起搜索引擎的注意,但是并不是所有的H標簽都適合多次使用的,比如H標簽,一般要求網站中只能出現一次的。
搜索引擎確實比較喜歡靜態化的網站,但是動態網站不見得一定不好,這種動態搜索引擎就非常喜歡。搜索引擎看中的是你的文章質量,只有你的文章有質量,搜索引擎那管你是動態還是靜態,內容才是王道。
做優化,網站服務器確實很重要,你這么重視優化,為什么不買個好的服務器?服務器是有好壞之分,但是任何服務器,無論再好,都有不穩定的時候,都會出現打開速度慢甚至打不開的情況,既然都有這種情況,所以要做的是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應對?
這類SEOer最典型,往往培訓過半年,以為拿到了一個證書就覺得自己可以捅破一個“天”。別人的干貨、成果不屑一顧,開口閉口“刷”出來的,自己卻有拿不出像樣的案例。然而,這類人卻喜歡搜SEO的教程,成千上萬遍地去琢磨,但是這些SEO教程無非就是那么幾點,都是關于軟文、關鍵詞合理布局、交換友鏈、發外鏈、長尾關鍵詞等等。然后,他們就有“資本”去QQ群高談闊論了…你有這么多時間看這些重復的東西,為什么不自己多寫一些高質量的軟文呢,不要總想著抄襲!實踐出真知!何況每個人的網站類型不同,優化的方法也不同。
偶爾有一天看到自己的網站數據(包括關鍵詞排名、流量、收錄,外鏈等)下降,立馬慌了神,不知錯所了……有這種表現的人,絕對是新手SEOer的一個典型特征。百度算法更新又不是一天兩天,SEOer就是要在“大風大浪”中找失敗原因,網站是K站,還是降權?趕緊找解決方案,對癥下藥,才是生存之本。誰能保證一路平坦?
可能還有其他的偏激的癥狀,我只總結了那么多。有以上種表現的SEOer,我往往都劃分到新手區了。
做優化,講的是個平常心,不要指望百度突然發慈悲、也不要指望偷懶耍滑能有好的結果,做優化就要腳踏實地。
說了這么多,也許是我分享內容設置的問題,最后接受的程度,是>>,從來沒接觸過SEO的新人,對我分享內容的理解程度,會比對SEO有簡單了解的更加好一些。
以前與一個百度大搜索部門的研發工程師聊天時,劉興時向他表示說,SEO行業挺混亂,沒有規則。他說這個太正常了,連搜索引擎,都是沒有規則,大家也是摸著石頭過河,何況你們做搜索引擎優化的呢。于是乎,大量的“規則”,“理論”,僅僅是每個人的一家之言,中間有多少是對的,多少是錯的,是沒辦法考證。唯一能相信的,是事實和數據。這也是劉興時培訓過程中一直強調的兩點。一定要看大量的事實和數據,作出自己符合邏輯的判斷,不要去迷信各種信息。
有不少高手,有時也會提出一些理論和方法,但是他們是基于大量數據和事實得出來的寶貴經驗,具有一定的可信度。而相比但是更多的網上SEO資料,可能只是靠感覺,或者僅僅看了一個兩個個例,做出了邏輯完全錯誤的結論。是不具有參考價值的
于是,如何學習SEO,最直接,也是最穩健的方法,就成了去掌握那些確定的事情,對于其他的說法,除非你能確定它是通過大量數據和事實的符合邏輯的判斷,否則都是不可信的。
至于我,就是是按照上面去學習SEO的。于是,最近的做SEO培訓的時候,我借鑒了一句話,就是:“我說的,都是對的,別人說的,都是錯的,如果你沒有能把這條概念貫徹,那這個培訓就沒有意義”。這句話看似很無理,其實是符合事實的,因為每次培訓,都會有人提一些“網上的資訊”,”所謂的SEO方法“來質疑那些事實。其實這句話也可以換成另外一句話:”我說的都是事實,請不要用連你都不確定的東西,來挑戰事實,拒絕接受事實“。
對于新入行的朋友,一定要去掌握搜索引擎的原理,否則你就沒辦法開展工作,因為網上的大部分資訊,都是靠感覺,不合邏輯的的做法。去參考那些東西,是永遠做不出什么成績的。也許掌握這個原理,需要你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,但是絕對是有價值的。搜索引擎的原理,好比學習英語的單詞表。連單詞都沒能完全掌握,更加不用說如何寫英文小說了。寫出來也只是小學生作文的水平。
其次,你要掌握網站的技術,我見過一些做SEO的人,連什么是服務器,什么是數據庫,html和php各自是干嗎的都沒搞清楚。真的不知道在不了解這些技術的情況下,如何去做好一個和網站打交道的工作。這邊衍生出去實在是太多了,每個技術的充分掌握,都可以幫助你在SEO方向找出更多方法和技巧。
然后,對數據敏感,什么是對數據敏感,這也是我最近學來的一個方法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對數據敏感,覺得不錯,去搜索個詞的百度指數,看一邊,然后復述一下。
當然,除了記憶數據的能力,掌握數據分析的方法,也是非常重要的,把你能掌握到的信息,可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數據分析體系。數據分析是有專業的教科書,是一個有規則的行業,至少比SEO科學多了。一定要學習正規的數據分析書籍和課程,那些做SEO的談的數據分析,大都只是皮毛,說不到根。
最后,有一顆熱愛這個行業的心,有同事問我,你怎么才工作了這么久,就知道那么多呢。因為,別人在看球打游戲的時候,老鐵SEO在學習SEO,別人在唱K泡吧的時候,我在學習SEO,別人在研究器材手機的時候,我在學習SEO,我可以花大量的業余時間在上面,自然,接觸,學習的東西就會很多。每當遇到不懂,不明白的概念,領域,就會去想辦法弄明白,這些,都是因為我對SEO這個行業的熱愛。
很多工作~年的人,也許,僅僅是上班時候做一些機械的勞動,其他時間可能就和SEO沒有交集了。自然不可能會在SEO有什么建樹。
總結:多努力,多花時間,因為真的有很多東西,需要去了解和學習。分享一句最近微博上看來的話”就你的努力程度,還沒到和人拼天賦的階段。“很多人找借口說自己學不會,沒天賦,其實都只是給自己的不努力,找原因而已。